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比赛结束哨声响起那一刻,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掐了电视静音,然后点了根烟,愣了足足三分钟。
脑子里啥也没有,就感觉荒诞,特别荒诞。
咱们引以为傲的中国女排,在万众瞩目的女排世锦赛上,就这么干净利落地被世界排名十几位的法国队给打包送回了家?
这感觉,比宿醉醒来发现手机钱包都不见了还离谱。
几个月前,我们还在为世联赛上那帮小丫头的“青春风暴”欢呼雀跃,觉得吴梦洁、张籽萱她们简直就是女排未来的答案。
结果这答案还没捂热乎呢,考试铃一响,发现人家法国队不仅把题给押中了,连解题步骤都给你分析得明明白白。
这就叫“我预判了你的预判”,咱们呢?
好像连对手会预判这件事本身,都没预判到。
人家法国队主帅,赛后笑眯眯地跟记者说,我们把中国队的进攻习惯研究了个底儿掉。
听听,多有礼貌,多气人。
这哪是打比赛,这简直就是一场公开教学课,咱们是被摁在座位上听课的那个。
整场比赛,我们的战术板就跟楼下那家开了二十年的拉面馆菜单一样,主打一个稳定,稳定到对手闭着眼睛都能给你报出菜名。
四号位强攻、二号位猛砸,偶尔来个快球,没了。
真的,就没了。
你眼睁睁看着对方的拦网,跟装了雷达似的,我们二传手还没起跳,人家那两堵墙就提前到位了。
我们的攻手,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张籽萱,一次次奋力起跳,结果就像撞进了一片提前布好的渔网里,有力都使不出。
那种无力感,隔着屏幕都能溢出来。
一传被对方的大力跳发冲得七零八落,节奏一乱,全盘皆乱,场上那几个姑娘的表情,从一开始的紧张,到后面的迷茫,再到最后的麻木,看得人心揪成一团。
正当咱这些老球迷在网上捶胸顿足,骂也不是,疼也不是的时候,一个更狠的角色下场了——《人民日报》直接发文点名。
好家伙,这一下直接把事儿给干到另一个层面了。
官媒下场,基本上就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问题了。
潜台词就是,你们这打的不是球,是女排精神的脸。
说到底,你再怎么骂,也心疼那几个在场上快哭出来的小姑娘。
她们的天赋肉眼可见,可天赋这玩意儿,有时候也怕被“系统”耽误。
一套僵化的战术,一个临场应变约等于零的教练席,对她们来说,何尝不是一种消耗?
主教练赵勇指导在场边全程眉头紧锁,可光皱眉头没用啊,你得有招儿啊!
人家兜里揣着B计划、C计划,甚至还有个玉石俱焚的D计划。
咱们呢?
好像就一本A计划,被人撕了就只能站原地发愣。
竞技体育,更新迭代的速度快得吓人。
你还抱着过去的经验当圣经,殊不知人家早就用上大数据开始玩算法了。
我们不是输给了法国队,是输给了自己的固步自封和准备不足。
这场失利,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,打醒的应该不只是场上的队员,更应该是坐在教练席和管理层位置上的那些人。
所以,这锅到底谁来背?
还是说,咱们就假装无事发生,检查一下场地灯光和地板是不是太滑,然后下次继续循环播放?
留言区聊聊呗,反正我这会儿是气得睡不着了。
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